III、
中秋的月饼还没尝鲜,国庆的行程还没敲定,电商圈的 “双 11 大战” 却已提前打响。
这一次,抖音电商直接甩出 “王炸”—— 将 “抖音商城中秋 & 双 11 活动” 的周期拉长至 57 天,从 9 月 16 日一直持续到 11 月 11 日 24 点,较去年的 35 天足足增加 22 天,刷新了 “史上最长双 11” 的纪录。
当其他平台还在按部就班筹备时,抖音为何敢提前一个多月 “抢跑”?这场横跨中秋与双 11 的超长大促,又藏着怎样的野心?
一、57 天大促 “破局”
往年双 11 周期拉长时,“优惠疲劳”“规则复杂”“没新鲜感” 成了消费者的高频吐槽,不少人直言 “大促也捞不着真便宜”。
面对这一痛点,抖音此次从商家和用户两端同时发力,试图打破 “消费疲劳” 困局。
一次报名,全程 “躺赢”
早在 9 月 8 日,抖音就开放了活动报名通道,商家只需报一次名且不退出,就能参与全周期活动,还能同步获得平台的资源倾斜和流量扶持。
这意味着商家不用反复折腾申报流程,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。
玩法翻新,优惠 “不重样”
为了勾起消费者的购买欲,抖音搬出了一系列 “组合拳”:
基础优惠直击痛点:“立减折扣”“一件直降”,没有复杂的满减计算,简单直接让利;
场景化玩法全覆盖:内容场推出 “超值天团”“万店钜惠” 直播间,货架场给出 “商品卡免佣”“搜索流量扶持”,无论是刷短视频 “种草”,还是主动搜货 “拔草”,都能享受到专属福利;
特色活动精准 “圈粉”:针对不同人群推出 “暖冬服饰” 品类日、“美好宅家” 家装家电专场、“开吃节” 食品生鲜特惠等。
二、GMV 反超京东后
抖音敢如此 “激进” 地拉长双 11 周期,背后是其电商业务的强势崛起。
2024 年,抖音电商 GMV 达到 3.43 万亿元,同比增长 35%,直接超越京东,跃居行业第三;
2025 年,其 GMV 目标更是瞄准 4.2 万亿元,预计实现 20% 的增速,而今年二季度增速已逼近 40%,增长势头不容小觑。
支撑这份 “底气” 的,是抖音电商的一场关键转型 —— 从 “依赖头部达人” 到 “重仓店播”。
早年,抖音靠网红达人带货打响名号,不少主播凭借优质内容爆火,带动平台 GMV 快速增长。
但随着小杨哥、东北雨姐等头部主播相继 “翻车”,抖音意识到过度依赖达人的风险,果断转向 “去中心化”,大力扶持商家自播(店播)。
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亮曾明确表示:“对抖音电商而言,店播才是主流。”
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:2024 年,销售额破百万的中小商家中,靠店播达成目标的超过 9 万家,远超达人带货;
《2025 抖音电商店播发展趋势报告》显示,过去一年,店播动销商家占比 69%,超 1000 个商家店播销售额过亿元,2.1 万个商家店播销售额超千万元;
今年 618 期间,抖音直播带货成交额的一半来自店播,成交额破千万元的商家中,近七成采用店播模式。
三、双 11 战局生变:
如今的双 11 早已不是单一平台的 “独角戏”,抖音一路高歌猛进,但面对淘宝、京东等老牌玩家,以及小红书等新对手,想要 “稳赢” 并不容易。
流量与内容优势
抖音最核心的竞争力,在于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成熟的内容生态。
依托短视频和直播,抖音能轻松实现 “种草 - 转化” 的闭环,再加上不断优化的推荐算法,能精准匹配用户需求,提升交易效率。
此次双 11,抖音还新增了三大 “利器”:
“买家秀分享计划”:通过激励用户投稿,帮助商家提前在短视频领域 “种草”,为大促爆发蓄力;
微信引流功能:商家可在微信等外部渠道发放优惠券,打通私域运营链路,进一步扩大客群;
工具全面升级:数据罗盘新增 “退款分析”,能精准识别用户退款原因;市场榜单支持拆分经营模式、查看竞对数据,甚至能看到单个直播间的流量和成交结构,帮商家更精准地调整策略。
供应链与履约能力
和淘宝、京东相比,抖音仍有明显差距。
淘宝、京东深耕电商多年,积累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,在品类丰富度、价格管控上更具优势。
尤其在即时零售成为新战场的当下,京东有自建物流 “打底”,能实现高效履约;淘宝也在持续发力本地零售;而抖音虽推出了 “小时达”“次日达”,但自建物流能力仍处于起步阶段,履约体验难以与老牌平台抗衡。
另一边,小红书也在 “搅局”—— 近期向全行业开放 “种草直达” 功能,用户看笔记时可直接跳转淘宝、京东、拼多多下单,既保留了自身的内容优势,又借助其他平台的供应链和履约能力,这对靠 “内容种草” 起家的抖音来说,无疑是一大冲击。
四、谁能笑到最后?
从抖音提前 “抢跑”,到淘宝、京东紧锣密鼓筹备,再到小红书跨界联动,今年的双 11 战局注定激烈。
抖音此次用 57 天超长双 11 “先发制人”,既是对自身生态的考验,也是向行业释放的信号。
至于它能否在这场混战中脱颖而出,淘宝、京东能否守住 “江山”,小红书能否成功 “破圈”,还要等 11 月 11 日大促落幕才能见分晓。
不过,无论结果如何,平台之间的竞争最终会倒逼行业进步 —— 更多元的玩法、更实在的优惠、更优质的服务,受益的终将是商家和消费者。
今年双 11,你更看好哪个平台?又打算在哪个平台 “剁手”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~
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社群了解更多行业知识~▼
关
/
于
/
我
/
们
About Us
— 主要产品与服务 —
企业官网
企业网络名片
商城系统
企业自建商城
小程序
分享10亿用户
门店系统
O2O会员营销
教育系统
机构转型升级
销售系统
全员营销利器
微传单
有趣的H5营销
互动营销
营销游戏工具
公众号助手
公众号运营工具
企业邮箱
邮箱营销工具
— 联系方式 —
电话/微信
13962169350
— 点击关注我们 👇 —
点分享
点收藏
点点赞
点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