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950亿元!2025双十一有人暴涨 138%,有人暴跌 35%,格局早变了!

2025-11-17


公众号文章标题生成.jpg


III、

当2025年双十一的促销热潮褪去,16950亿元的全网销售额数据背后,是渠道结构的剧烈分化与平台格局的深度调整。

综合电商稳扎稳打、即时零售爆发式增长、社区团购陷入低迷,三大赛道呈现“冰火两重天”的态势;而头部平台的份额此消彼长,更折射出消费市场的底层逻辑已发生根本转变。

透过数据对比,可清晰窥见这场消费盛宴的真实面貌。

销售额展示 (1).png




一、三大渠道数据对比

增长引擎迭代,赛道分化加剧



2025年双十一的核心特征在于渠道力量的重新洗牌,综合电商、即时零售、社区团购三大板块的表现呈现显著差异,共同构成了16950亿元销售额的全景图(统计周期:2025年10月7日-11月11日)。

1. 综合电商

基本盘稳固

作为双十一的核心支柱,综合电商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,但增长已从高速扩张转向稳健前行。

2025年双十一综合电商销售额达16191亿元,在全网销售总额中占比高达95.5%,同比增长12.3%。

ae4193f1-28b0-4cc3-a860-072de41fc5b9.jpg

这一增速虽较2024年的26.6%明显回落,但在万亿体量基础上实现双位数增长,凸显了市场的坚实韧性。

从品类贡献来看,家用电器、手机数码、服装三大核心品类仍稳居销售额前三,合计占比超45%。

其中京东在3C数码、家电等“带电”品类保持优势,服饰品类更以27.0%的增速领跑行业。

淘天则在家居家装领域占据主导,彩妆香水赛道增长迅猛;拼多多的食品品类增速超20%,延续了性价比优势。

与2021年综合电商“单点爆发”的格局不同,2025年的增长更依赖全品类的均衡发力与服务体验升级。

image.png

2. 即时零售

爆发式增长

即时零售成为2025年双十一最亮眼的增长引擎,彻底打破了传统电商的增长惯性。

数据显示,本次大促即时零售全渠道销售额达670亿元,虽在全网占比仅3.9%,但同比增速高达138.4%,较2024年实现跨越式增长。

即时零售.jpg

这一赛道的爆发并非偶然,而是“线上下单、小时达”的消费场景从应急需求转向日常刚需的必然结果。

从平台竞争来看,即时零售呈现“三足鼎立”格局:美团闪购以绝对优势位居第一,淘宝闪购与京东秒送分列二三位。

细分数据显示,京东秒送的手机配件品类成交额同比暴涨200%,数码配件、摄影摄像品类增长100%。

淘宝闪购则成功激活超1亿从未在电商下单的新用户,实现用户圈层的突破性扩张。

对比2022年不足200亿元的销售额,即时零售三年间增长超3倍,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关键变量。

玩法.png

3. 社区团购

大幅下滑,赛道遇冷

与即时零售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,社区团购在2025年双十一遭遇“滑铁卢”,成为唯一负增长的渠道。

数据显示,社区团购销售额仅90亿元,在全网占比不足1%,同比大幅下滑35.3%。

shequtuang.jpg

这一表现与2020-2021年的爆发式增长形成强烈反差,折射出赛道发展的深层困境。

社区团购的疲软主要源于多重因素叠加:一方面,消费需求从“低价凑单”转向“品质保障”,而社区团购长期依赖的低价策略难以满足升级需求。

另一方面,即时零售的快速渗透分流了大量生鲜、快消等核心品类的需求,进一步挤压了社区团购的生存空间。

从数据来看,社区团购已从双十一的“重要补充”沦为“边缘角色”。

生成故事感 3D 插画.png





二、头部平台数据解析

份额此消彼长,格局趋于多元



2025年双十一的平台竞争已从“规模比拼”转向“价值较量”,市场份额的细微变动背后,是差异化优势的深度博弈。

目前全网形成了天猫淘宝、京东领跑,抖音紧随其后,拼多多及其他平台分列梯队的竞争格局。

1. 市场份额

京东上升,淘天微降

从销售额占比来看,头部平台的份额调整尤为明显:

- 天猫淘宝:以37%的份额保持行业第一,但较2024年的38%微降1个百分点,主要受即时零售布局初期的转型影响。

- 京东:成为最大赢家,份额从2024年的20%跃升至25%,若扣除退货因素,实际市场占比更达31%,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6个百分点。

- 抖音:以15%的份额稳居第三,较2024年的13%稳步提升,兴趣电商模式持续释放潜力。
- 拼多多:份额从2024年的10%降至9%,主要因自掏腰包进行国补导致盈利压力增大,扩张节奏放缓。
- 其他平台:合计占比14%,包含美团闪购等即时零售平台及垂直类电商,多元生态逐步形成。
这一格局与2021年“天猫一家独大(占比超50%)”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,市场集中度持续下降,多元化竞争态势已成定局。

image.png

2. 增长速度

京东领跑,平台分化

从同比增速来看,头部平台的增长动力差异显著,进一步拉大了竞争力差距:

- 京东:以15%的增速位居头部平台第一,凭借3C数码、家电的品类优势及即时零售的协同效应,实现了“规模与质量”的双重增长,其下单用户数增长40%,订单量增长近60%,用户活跃度与消费频次同步提升。

image.png

- 天猫淘宝:增速约8%,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,目前处于“AI赋能+即时履约”的转型期,虽短期份额微降,但长期生态布局逐步成型。
- 抖音:增速放缓至14%,主要因基数增大导致增长边际减弱,但服饰与快消品赛道仍保持强劲活力,美妆、食品酒水等品类表现突出。
- 拼多多:增速维持在11%左右,虽食品等刚需品类增长超20%,但受低价策略与补贴压力影响,整体增长势头有所放缓。

image.png

3. 核心优势

差异化布局成破局关键

平台份额与增速的差异,本质是差异化优势的体现:

- 京东聚焦“超级供应链+高品质服务”,3C数码、家电品类占比近5成,成为消费者“带电”品类的首选;

- 淘天打造“全域大消费生态”,88VIP会员人均消费是非会员的9倍,会员体系成为锁定用户的核心抓手;

- 抖音依托“兴趣推荐+内容电商”,在服饰等感性消费品类中占据优势,AI荐货模式提升了转化效率;

- 拼多多坚守“低价+下沉市场”,在食品等刚需品类中保持增速优势,但高端化突破乏力。

image.png




三、数据背后的启示

双十一进入“价值竞争”新时代


2025年双十一的渠道分化与平台格局调整,标志着中国消费市场正式告别“规模扩张”的旧时代,进入“价值竞争”的新阶段。

三大核心趋势值得关注:

1.   渠道逻辑重构:即时零售已从“补充渠道”升级为“核心增长极”,未来三年有望保持50%以上的高速增长;而社区团购若无法突破“低价依赖”的瓶颈,份额可能进一步萎缩。对品牌而言,“全渠道布局+即时化履约”将成为标配。
2.   平台竞争升级:“唯GMV论”彻底过时,京东的增长证明“品类优势+服务体验”才是长久竞争力;淘天的转型则揭示“生态协同+技术赋能”是破局关键。未来平台竞争的核心将是“用户价值创造”而非“流量争夺”。
3.   消费需求迭代:从综合电商的品质升级、即时零售的效率追求,到社区团购的需求疲软,数据清晰显示:消费者已从“盲目比价”转向“为价值买单”,健康、效率、体验成为决策核心。
16950亿元的销售额不是终点,而是消费市场“精耕细作”的新起点。

当渠道分化成为常态,当平台竞争回归价值,双十一的下一个十年,或许少了流量狂欢的喧嚣,但会多了商业本质的扎实——这正是中国消费市场走向成熟的最好证明。

image.png









/

/

/



About   Us



—   主要产品与服务   —

企业官网

企业网络名片


商城系统

企业自建商城


小程序

分享10亿用户


门店系统

O2O会员营销


教育系统

机构转型升级


销售系统

全员营销利器


微传单

有趣的H5营销


互动营销

营销游戏工具


公众号助手

公众号运营工具


企业邮箱

邮箱营销工具


—   联系方式   —

电话/微信

13962169350


—   点击关注我们 👇 —

点分享

点收藏

点点赞

点在看



分享
写评论...